端午节作文
在学习、工作甚至生活中,很多人都写过作文。借助作文,他们可以宣泄情绪,调节情绪。写论文时,你是否总是难以开始一个句子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作文。欢迎阅读、收藏。

端午节作文1
“咚咚咚咚……”突然湖里传来了惊天动地的鼓声,我好奇地朝声音传来的地方跑去。
走到一半,就可以看到文峰塔脚下湖中的步道了。每条赛道的分界线上都有许多彩色气球串在一起。每条赛道的起点都有一条“龙”,每条赛道都有一条“龙”。每条“龙”都有一个控制它的使者。这不是《驱龙使》吗?突然锣鼓声一响,所有的“龙”都一跃而起,互相追赶,向着终点线冲去。过了一会儿,就只能看到“龙尾”了。
回过神来后,我发现我身后聚集了很多人。我融入人群中,看到一条巨大的“金龙”在表演。 “龙”由三人组成,他们身穿“龙皮”,头戴厚重的“龙头”为市民表演。这时,另一条利爪的“黑龙”也出现在舞台上。 “金龙”见它上台,也冲了上去。本以为他们要亲热一阵子,没想到他们竟然交手,看场面就好像你死我活一样,不肯放弃。
正当我沉浸在激烈的比赛中时,旁边小女孩向妈妈要粽子的声音把我从比赛中拉了回来,哦!根据我的记忆,原来今天是端午节啊!我说,为什么时不时会有龙舟赛龙呢?哈哈哈,端午节除了舞龙,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。我想着我最爱吃的豆沙粽子,我发现我的手一湿,口水就流出来了?
我喜欢端午节,有“龙”看,有“粽子”吃。亲爱的同学们,你们喜欢端午节吗?
端午作文2
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。今天,妈妈穿上了红、黄、绿的“花绳”。我很纳闷,就问妈妈:“妈妈,端午节穿这种绳子有什么意义呢?”用什么?”妈妈说:“中国古代崇拜五色,认为五色是吉祥色。因此,在节日的清晨,大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孩子的手腕、脚踝、脖子上系五彩线。绑线 这段时间禁止孩子说话。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。只有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以将其扔进河里。据说,小孩佩戴五彩线可以避免蛇、蝎子等毒虫的伤害;扔进河里,寓意河水能洗去瘟疫和疾病,让孩子们平安健康。 ”
我又问妈妈: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?妈妈故作神秘地说:“还有很多,你自己上网查一下吧!”
网上查了一下,确实如此。端午节习俗很多,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戴香包、挂艾叶菖蒲、挂钟馗像、挂荷包扎五色丝线、藏五、送时间、排除五毒、饮雄黄酒等。其中,赛龙舟、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源于古代楚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。许多人划着小船追赶他。他们争先恐后地追赶,到了洞庭湖就消失了。此后,每年5月5日都举行赛龙舟活动以示纪念。他们划着龙船驱散河里的鱼,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。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,并流传到朝鲜、日本等东南亚国家。读完这篇文章,我感觉我对中国的节日习俗了解甚少。
原来小小的端午节还有这么多习俗。以后我一定会查更多的资料,了解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国家。
端午作文3
你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?我告诉你,农里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。端午节我很高兴,因为端午节你可以吃粽子,看龙舟比赛。
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。我一进家门,就看到爷爷奶奶正在包粽子。爸爸妈妈还帮忙包粽子。我也跟着一起玩,模仿他们包粽子的动作。为什么包包看起来不太一样,只好放弃了。不一会儿,粽子就包好了。接下来,爷爷打开锅,装满了大半锅的水,然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。煮了大约一个小时,粽子就差不多熟了。我问爷爷这些粽子的馅料是什么。爷爷说,有肉馅的,也有红枣馅的。听了爷爷的话,我迫不及待地立刻把它们吃进肚子里。不一会儿,妈妈就送来了煮好的粽子。
吃完粽子,我们就打开电视看龙舟比赛。刚开始,我们就看到一号龙舟一开始就划得很快。四号龙舟也不甘示弱,拼命追赶。船员们全神贯注地划船。两队速度旗鼓相当,其他队紧随其后,三号队也在后面追赶。突然,5号撞上了1号的大楼,我们还差30米就到达了终点。我连忙叫4号来,5号,他们一起努力,5号第一,4号第二,2号第三。其他选手虽然没有获得排名,但是他们并没有伤心,都表示下次一定会获得排名。
这个端午节真的很开心。
端午作文4
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,也叫端阳节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吃粽子,家家户户似乎都一样。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家的端午节。
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,所以我们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的高手——奶奶。早上,我跟奶奶学包粽子。奶奶先拿了三片叶子,两片叶子朝上放,一片叶子朝下放在它们之间,然后把三片叶子卷成空心的圆锥形。我学着奶奶的样子,拿了三片叶子,试着把它们卷成圆锥形,但卷不好。奶奶看到了,就一步步教我。首先,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,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向内卷起。擀完粽叶后,将筷子插入空心锥体中,舀出一些糯米放入其中,然后晃动筷子,直至糯米紧紧包住。
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来钉糯米,但是怎么也钉不好。我还把树叶扎破,把糯米撒了一地。我只好看奶奶包粽子,只见她包完粽子后,还用绳子在粽角上绕了两圈,把绳头绑起来,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。
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,不一会儿就包好了。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里蒸了三十分钟左右。当我闻到香味时,我围着锅问奶奶:“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呢?”奶奶笑着说:“把你的小手洗干净了,马上就可以吃了。”
就这样,我们全家在端午节吃到了美味的粽子。
端午作文5
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,有很多习俗:赛龙舟、包粽子……
端午节的由来是,很久以前,有一位诗人——屈原。他非常爱国。当秦军攻克楚国京都时,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。他的心被刀割伤了。他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。 5月5日,他抱石落入汨罗江身亡。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,人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,以纪念屈原。
五月初五,家家户户都飘来粽子香。过去,人们用粽叶包住粽子,扔进河里。他们怕鱼吃掉屈原的尸体,就让鱼吃粽子。鱼吃饱后,就不吃屈原的尸体了。
粽子有很多种,有甜的,有咸的。有白粽子、肉粽子、蛋黄粽子、豆沙粽子……有小“一口粽子”,也有包满馅儿的大粽子。
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的,馅料主要是糯米。包好后,用绳子绑起来,蒸熟。煮熟后,它们就变成了美味的粽子。
端午节期间,人们用红纸将艾叶、菖蒲扎成一束,然后插或挂在门上。因为端午节及以后期间,湿热、温毒的空气沸腾,蚊、蝇、虫害、细菌活跃、繁殖、生长迅速,病害萌发,各种病害极易发生。通过口、鼻进入,所以用艾叶等制成香袋,可以驱蚊、消毒。
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非常重要的习俗,在南方非常流行。因为很久以前,楚国人民非常舍不得屈原,就乘船去营救屈原。此后,每年五月初五,都要举行龙舟竞渡,驱赶吃掉屈原尸体的鱼。赛龙舟体现了人们的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。
在这个端午节,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的情色诗人!
端午作文6
大家一定都知道端午节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阳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等。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。元。人们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菖蒲、艾草、艾叶。 、熏白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 “端午节”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,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每年端午节,奶奶都会包出美味的粽子,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,粽子煮熟的时候,你会闻到淡淡的竹叶清香,扑鼻而来的清香会溢出来,填满整个厨房……
剥开粽叶,闻一闻香味。里面裹着糯米的蜜枣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。桌上放着一盘粽子。糯米的香气扑鼻而浓郁,真是美味极了。因为奶奶总是包很多粽子送给亲戚。
端午节让我想起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军人——屈原,后来因国家灭亡而跳江自杀。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将屈原自杀的日子定为端午节。这天人们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种艾草等习俗。
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,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。我想:中国的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啊!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么精彩啊!听奶奶说,赛龙舟是为了祈求今年风调雨顺,保佑人们生活幸福。
端午节流露着纯正的家乡情怀,古老的传统,更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佩和歌颂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,观看精彩的家乡龙舟比赛,给我一种特殊的感受。
端午作文7
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。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理论。
第一个是现在民间最流行的一句话。在这个节日,人们吃粽子、赛龙舟,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。相传屈原为保持自己的高尚品格,避免与腐败的朝廷勾结,于农历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。人们划着龙船去救屈原,并把饭团扔进江里让鱼虾蟹吃,以免他们吃饱了屈原的尸体。从此,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。
第二种说法是,端午节是龙节。这是现代学者闻一多在《端午考》中提出的。他认为,四五千年前,南方少数民族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龙神。
第三种说法是:春秋时期楚人伍子胥投奔吴国,助吴王称霸。后来夫差打败了越国。伍子胥因劝说吴王不要让越王勾践回国而被陷害,被迫自杀。死后,尸体被扔进河里。传说伍子胥从此成为“波神”。为了悼念伍子胥,江浙一带的人们在五月初五举行各种祭祀活动。
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文明史,文化源远流长。仅端午节就有如此多的来历,多有趣啊!
端午作文8
“厨房里粽子香,房间里艾叶香。”猜猜这是我们的哪个传统节日?那当然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。
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,比如:赛龙舟、包粽子、以各种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等。其中,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。一早,我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妈妈学着包粽子。妈妈首先拿出了食材:白糯米、绿油油的粽叶、辫子一样的粽绳。材料准备好了。我们可以开始包粽子了。妈妈先给我示范一下。首先,取一片粽叶,将其折叠起来,做成一个漏斗状的小窝。然后放一勺糯米和一点肉馅,然后用剩下的粽叶全部包起来。为了防止开裂,最后用粽子绳扎紧,一个粽子就够了。它被包裹了。
我心想:这不是很简单吗!我也该开始亲手包粽子了。我以我母亲为榜样。没想到,第二步,那些调皮的糯米娃娃纷纷跳了出来,害得我包不起来。我妈妈看到了,过来帮我。不一会儿,我们的粽子就包好了。看包好的粽子,形状各异:有的包成圆形,有的包成三角形,有的包成角形。我连忙接过来,仔细地煮起来。一个小时后,粽子就熟了。闻着粽子的香味,我的口水就流下了三千尺。我们开始吃粽子,姐姐看到我嘴里还沾着熟糯米狼吞虎咽地吃粽子,不禁笑了。
这个端午节真不一样,因为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。
端午作文9
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。今年端午节,奶奶一如既往地送来粽子。
粽子的样子很有趣。它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,而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。纯白色的棉线均匀地缠绕在墨绿色的芦苇叶上。当芦苇叶张开的时候,顽皮的江蜜立即探出了白色的小脑袋,中间镶嵌着一颗晶莹的“红玛瑙”!
别以为粽子只是看起来漂亮,吃起来也很香!芦苇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,咬一口,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萦绕。它不仅味道鲜美,而且营养丰富,老少皆宜。
粽子确实是个宝,但它们是纪念谁呢?他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。屈原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。据说他不断给楚怀王提出好的政见,最终却触怒了楚怀王,被流放外地。由于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劝告,很快就被其他国家所灭。屈原得知国家灭亡的消息后,悲痛欲绝,跳入汨罗江自杀。楚国人民尊重他的爱国精神,不希望他的骨头被鱼吃掉,就用芦苇叶包裹糯米,扔进河里,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。
端午节的习俗不仅有包粽子、吃粽子,还有赛龙舟、戴香囊、挂艾条、扎五彩线等。
期待明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。
端午作文10
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节日中,有一个特殊的节日——端午节。
一:名字的由来。 “端”是开始,“午”是农历初五,五月是历法的“五”月。于是,“端午”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“端午节”。据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“初五为五月初五,盖端字读音亦变”。
2:端午节的别称。据统计,我国“端午节”的名称很多,达到20多种,有重武节、重武节、天中节、五月节、女儿节、端午节、屈原节、沐浴节等。等兰节、龙日、午日等
3:端午节的由来。据说,屈原跳入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焦急万分,划船前去营救。他们划船到了洞庭湖,却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。这时,天开始下雨了,湖上的船只聚集在一起。为了表达哀悼,人们在河上划船。后来,他们怕鱼吃掉屈原的尸体,就给鱼喂饭团等食物。 。慢慢形成了赛龙舟、吃粽子的习俗,这就是“端午节”的起源之一。
很多人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。由于父亲溺水身亡,尸体一直没有找到,曹娥边走边哭了三天。她14岁时失去了父亲。十七天后,即5月5日,曹娥也投河自尽。几天后,父女俩竟然相拥而出。后来,人们又把“端午节”称为“女儿节”。
四:端午文化。有人知道吗? “樱桃、桑葚、菖蒲,还买了一壶雄黄酒,在门外挂了一张黄色的贴纸,但我怀疑记账的人是怕那魔符。”李景山写的这首歌《节令山·端阳》是关于端午节的!因此,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。
端午作文11
端午节,回忆是香喷喷的粽子和热闹的赛龙舟。
五月,暖风吹来新鲜的粽叶香。端午节的钟声一响,家家户户就开始包粽子。新采摘的粽叶用热水泡一夜,然后晾干。将洗净的糯米包在里面,或者加入红枣或腊肉,然后上锅蒸。
粽子出锅了。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,孩子们总是冲上前去抢第一个粽子,而且总是烧得满脸笑容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大家剥着粽子,一时间香气满屋子,伴随着欢声笑语飘进人们的心里。
吃完粽子,我们就该看龙舟赛了。
到了梅林朱家村,只见河水被太阳晒得焦黑的,仿佛下一刻就会燃起熊熊的火焰。河上的几艘船正在向终点冲去。河两岸已经是人山人海,都在为各自的舰队大声欢呼。各种颜色的龙船上,鼓手们敲着热情的鼓点,船上的人都随着鼓点奋力划桨。
一条船上虽然载满了不同的人,但他们都齐声划船,同时以相同的节奏向同一个方向划行。他们将各自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引力,牵引着飞船前进。也许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强者,但他们懂得团结,所以有无尽的力量带领他们前进……
端午节带着粽子和龙船的芬芳高高兴兴地来了,又带着欢乐和欢笑慢慢地走了。这里有欢乐,有团结,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。
端午作文12
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沈嘉怡。今天,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欢乐吧!
屈原跳入汨罗江后,这里的老板们非常伤心。他们怕屈原被河里的鱼吃掉,就把粽子、煮熟的鸡蛋扔进河里,并对鱼说:“不要再吃屈原了。” ,吃我们给你的粽子和煮鸡蛋吧!”就这样我们过端午节了。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爱国、服务人民。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,他受谗言,投汨罗江自尽。楚国人民沿江寻找屈原的踪迹,又怕河鱼吃掉屈原的尸体,就用竹筒装米,扔进江里祭奠。相传,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将粽子投入江中。
“5月5日是端午节,龙舟下水,万众欢腾。”端午节前后几天,全国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。赛龙舟,又称赛龙舟,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,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俗话说“清明种柳,端午种艾”。每逢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种几棵艾树,以辟邪。周二下午,弟弟从城关回来了。他手上还绑着一根彩色绳子,也是用来辟邪的。
这就是我们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。不知道同学们在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呢?
端午作文15
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、吃粽子。这是中国人民的节日习俗。相传屈原沉入江中后,渔民再也没有发现。单纯的往河里扔米渐渐变成了包粽子、划船、赛龙舟。提前几天,奶奶买了粽叶、糯米、红枣、花生、葡萄干、红豆……
端午节那天,全家人都起得很早,大家开始给我包粽子。粽子看似容易做,做起来却很难。我刚刚听说我儿子中年了,我就给他留了一份。粽子,却像个“歪老头”一样,摇摇晃晃地摇摇晃晃,好不容易找到了立足之地,却忍不住摇摇晃晃,像个不倒翁。当我看到结果时,我忍不住笑了起来。一旁的奶奶又对丑陋的粽子喵了一声。我忍不住接过粽叶,耐心地教我:“包粽子时,一定要专心把粽叶上下折叠,注意正反面。”我听了很奇怪。我心想:小粽子还是有知识的,我还是乖乖学吧,免得我包的粽子又难看了。
我把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折在一起,从中间卷起来,做成漏斗状。先放一颗甜枣,再放入一粒白糯米,滚三四圈。一个大腹便便的将军出现在我面前,身上系着一条腰带,显得更加威风凛凛。包好粽子后,就该准备做饭了。树上有一个大锅,粽子正在轻轻地、慢慢地煮着。放进去,最后盖上大锅来煮粽子。等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我坐在客厅等了很久。
这一刻,我终于明白了“世上无难事,唯有肯者”的真谛。